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陕西咸阳宫遗址出土的诏版记载道:“廿六年(公元前221年)⋯⋯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与该记载相关的史实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车轨D.统一度量衡
2023-02-21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2022-04-17更新 | 598次组卷 | 95卷引用: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周族先祖)有长子日太伯,次子曰虞仲,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生昌(姬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季公。据此可知,当时
A.王位继承制度十分混乱B.诸侯国内部争权现象严重
C.宗法继承原则受到重视D.兄终弟及是主要继承方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这说明汉武帝实行的是(     
A.推恩令B.郡国并行制C.刺史制度D.内外朝制
6 . 封驳是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54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
A.中枢机制杜绝决策失误B.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C.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2021-11-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荀子·儒效篇》记载一制度时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关于这一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C.它分配土地、人口和军队D.它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族
8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杞子来朝”。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这个记载表明当时
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
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
10 .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召大臣公子宋去却故意不给他吃。公子宋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了点汤,尝了尝就走了。郑灵公大怒,欲杀公子宋,后来反而被其弑杀。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权威受到挑战B.礼乐制度已经动摇
C.宗法制度走向崩溃D.诸侯之间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