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分散宰相的权力以强化君权。唐朝继承这一制度,看到的却是分散决策权力的好处。“三省六部制”的第二大优点在于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以来,国家行政制度的顶端是统领百官的宰相,并对国家行政负总责。如果对此权力结构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的话,国家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宰相,皇帝就像是金字塔上的避雷针。汉武帝设立内朝,通过身边的秘书机构直接向朝廷各个部门发号施令,要求政府部门同时向皇帝和宰相汇报,这就侵夺了相当部分的宰相权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便在制度上规定皇帝才是金字塔的顶端。

——摘编自韩昇《“三省六部制”从制度上避免腐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间宰相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影响。
2 . 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A.以成周为中心分封B.扩大了中原文化影响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2022-01-24更新 | 62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至高无上B.皇权唯我独尊
C.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D.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世界主要文明古国示意图


材料二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断,大多是因为自然气候原因或是因为社会国家的动荡导致一个文明的消失,古埃及和古印度就是这么消失的。同时因为入侵者的闯入,这两个国家的古代文明已经完全被替代。只有中国是不同的,因为中国的发源时期较其他三个国家晚一些,虽然中国的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战乱,无数的王朝被覆灭,但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都在,炎黄子孙的概念深入我们的骨髓中,所以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明一直保存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以“古”字开头了,因为我们数千年一直延续至今,从来都没有灭亡。

——摘编自《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连绵延续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对这一地区城镇发展原因解释正确的有

①设奴儿干都司加强对北方管辖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③移民迁徙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
④长距离、大规模商业贸易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注: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此处,宰相泛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特指某一官职。)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运用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观点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7868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

(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观察图片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
(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9 . 华夏认同的形成

材料一 周代早期的扩张示意图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材料二 周王室尝自称“夏”,“诸夏”即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西周分封,把不同的姓族集团派遣到各地建国,移民队伍深入各地统治当地族群,经漫长融合相互了解,逐渐成为地域性的族群,取代了传统的氏族群体。这些移民贵族散居各地,每一分支皆人数有限,力量不足以镇服地方,促使诸侯一面相互竞争,一面加强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徒,造成了各族交结杂处的局面。异族的进攻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进入战国时期,内迁异族已为华夏吸收、融合,华夏民族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颜世安《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夏”融合与地域族群》、刘正寅《交融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华夏民族》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早期周族扩张的方向和区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西周至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形成的历程。
10 . 我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书中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制度,下图是根据书中记载而绘制的周代城市结构示意图。这反映了周代(     )
A.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政治形态B.城市的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市场交易D.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2021-11-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