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雍正时,随着部分大学士入值军机处,大学士出现了外中堂之分。内中堂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要务,外中堂的主要任务则是管理原先内阁日常事务。这种分工
A.提升了中枢机构运行效率B.加强了内阁大学士的权力
C.弱化了封建君主专制集权D.消除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本人供给、致送;周武王征召国族的属民时,也须通过这些国族的首领,而不能直接征用。据此可知,当时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
C.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3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8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贵族政治的影响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0-10-27更新 | 22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     )
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0-10-20更新 | 1972次组卷 | 5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
7 . 下表与元朝的行政制度有关,与空格处①②③对应的是
A.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B.行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
C.宣政院、主管军事、御史台D.中书省、主管军事、御史台
2020-09-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代的高层政区(行省)不存在多个机构的并立,而是众建其官,实行众官集体负责制,尤其是军事、财赋二柄不得集于一人。这表明元代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提升了地方行政效率
C.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D.出现严重的冗官问题
2020-09-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记载,齐国高氏是周天子所命之卿,为上卿;而管仲是齐桓公所命,为下卿。周王打算以上卿之礼宴飨管仲,管仲以非礼推辞了。这说明当时
A.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地位B.西周礼制仍有较大影响
C.宗法制度开始出现了松动D.管仲改革得到周王认可
10 .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体现了西周
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继续沿用世卿世禄制度
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2020-09-07更新 | 313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