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代具有恐怖威慑、狞厉神秘力量的兽面纹处于青铜礼器纹饰的中心,但到西周中晚期后,复杂的兽面纹变得浑朴简小,由器物的主体退居到器物的足部,仅为附饰。春秋战国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兽面纹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先秦
A.礼器纹饰功能的质变B.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
C.民众审美标准的嬗变D.青铜礼器偏重实用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2020-06-20更新 | 1825次组卷 | 6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5 .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020-04-02更新 | 7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载∶“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D.宋代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2020-03-14更新 | 1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朝廷任命一些封君担任太常官职,使他们每次侍奉宗庙不谨而获罪乃至被除爵。朝廷的这种做法
A.强化了宗法制度
B.确立了对家族的认同感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结束了郡国并存的局面
8 . 唐初,各种人才选拔考试都由吏部主管,考取后又由吏部授官。开元二十四年,贡举权由吏部转入礼部,考选与叙用分署执掌。这一改革有助于
A.消除人才选用的弊端
B.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C.选拔素质更高的人才
D.削弱唐朝宰相的权力
2019-10-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等三校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春秋中叶,楚国灭掉其北邻的若干小国后,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不是世袭之职。后来,晋、楚、秦等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表明
A.郡县制已经取代分封制
B.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
D.士大夫阶层开始受到重用
2019-10-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等三校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
A.儒学独尊
B.国家财政
C.中央集权
D.君主专制
2019-10-08更新 | 23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