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 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
A.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B.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商品设计着眼于不同阶层的需求D.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2017-11-11更新 | 4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2017-10-31更新 | 506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017-10-30更新 | 30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嘹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2017-10-26更新 | 9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
6 .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
B.天子之位争夺激烈
C.周王强化“共主”地位
D.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7 . “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
A.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B.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便不证自明。可见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遗址需要古书辅证才能得出结论
C.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D.《逸礼》的其他记载也真实无误
9 .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
C.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D.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2017-10-02更新 | 244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变化反映了
A.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C.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