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皇帝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代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而万历初期的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方能执掌国柄,史称“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这说明明代
A.内阁的权力不断缩小
B.宦官控制了国家的行政权
C.君主权力受到了抑制
D.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这表明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科举制日臻完善
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
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
4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
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
C.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
D.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6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
A.拱卫王室,加强统治B.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因素
C.强化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D.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7 . 梁启超道:“杀贵族之权,削封建之制……然后君主专制之政体乃成。”该论断
A.符合唐朝政体特点B.体现了古代政治转型
C.总结朝代更替规律D.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
8 . 某同学在上大学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元朝
2018-02-08更新 | 215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李贽曾赞扬郡县市是“千古创论”,李其等人“皆是应运豪杰”。这说明郡县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巩固了封建统治
C.产生了深远影响D.适应了政治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权
B.完善中央官制
C.决策更加科学
D.提高行政效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