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对这一现象分析最准确的是
A.汉朝的选官制度致统治基础扩大
B.汉朝开启中国平民政治时代
C.农民战争基本上摧毁了世袭贵族势力
D.平民参政使汉代社会矛盾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选官方式呈现多样
C.士族大家垄断仕途
D.科举制兼顾各阶层
2018-11-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2018-11-23更新 | 429次组卷 | 75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分封制
B.内服制度
C.联姻结盟
D.宗法制
2018-11-04更新 | 83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统一性与制衡性
C.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表明(  )
A.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B.明朝政治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官僚政治制度是明朝混乱根源D.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7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
2018-10-25更新 | 199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要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摘编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摘编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官僚制度普遍建立
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
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皇帝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