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01-01更新 | 62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的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官员主要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职责。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由此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强化趋势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主要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求
2021-12-21更新 | 157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商代动物类象生玉器数量丰富,涉及动物种类30余种;西周的象生玉器涉及动物种类明显减少,纹饰向龙凤纹集中,多元动物崇拜逐渐向单一动物崇拜转变。这反映出西周
A.手工业技艺逐渐提高B.权逐步摆脱神权色彩
C.国家权力呈加强趋势D.艺术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4 . 自汉代起,朝廷就开设了专门为皇帝学习经书、史书的课程“经筵”;到了宋朝经筵则完全制度化,时人曾评价:“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A.皇帝权威始终受制于儒家思想B.宰相权力日益成为皇权的桎梏
C.官僚集团对皇权形成制约机制D.皇帝的地位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公元589年,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完成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呈现诸多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及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自曹魏起,南北政权都重视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开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运兵和运粮,“使长江、黄河间的水路交通进一步拓展”。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后 50年中,南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装饰艺术风格,特别是装饰题材、造型及纹饰渐趋相近。虽然南北分裂,但交往频繁, 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 改成“想境内清晏, 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

——摘编自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推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看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巡抚、总督官制沿革简表


——据《明史》《明实录》《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督抚制度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督抚制度形成的历史作用。
7 . 明朝为防止内阁行使权力逾矩,遂在内廷设司礼监与之相应,“其长与首揆(内阁)对柄机要,佥书、秉笔与管文书房,则职同次相”。明代司礼监的设立(  )
A.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B.完善了中央机构设置
C.顺应了皇权专制趋势D.表明丞相制度的恢复
8 . 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2020-07-12更新 | 5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020-04-16更新 | 309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史载∶“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D.宋代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2020-03-14更新 | 1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