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乏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2021-03-18更新 | 106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 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
至元六年
(1269年)
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
(继承金朝制度)
分轮巡按,半年一次;
提纲刑狱,监察官吏。
至元十九年
(1282年)
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
(陆续增加、调整、拆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
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
(提刑按察司改制)
分道监察,常驻治所;
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
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
2021-05-11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与元朝的行政制度有关,与空格处①②③对应的是
A.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B.行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
C.宣政院、主管军事、御史台D.中书省、主管军事、御史台
2020-09-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诰》
“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
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己趋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时间事件
隋大业元年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
唐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及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
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
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
8 . 下表为西汉初年至东汉时期封国基本情况。由此可知,汉朝的封国
时间基本情况
西汉初期诸吕乱政,刘姓诸王全部参加铲除吕党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时同姓诸侯国二十二个,十五个支援中央平乱
东汉时期顺帝永和六年,”诏贷王、侯国租一岁”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结束了外戚干政的局面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起到了稳固政权的作用
2020-04-01更新 | 307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锻炼了官员的执政能力
2019-12-10更新 | 144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