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有历史学家称中国传统民居是传统中国社会宗法制度的活化石。据调查,宋以来传统建筑组合方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单元组合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一类是以向心式围合为特征的客家聚居建筑。这两类建筑组合方式的共性是
A.民族融合B.家国同构C.聚族而居D.以民为本
2021-08-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5届高三12月阶段性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祖开宝六年六月壬寅(20日),“诏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庚戌(28日)“复诏吕余庆、薛居正与普(宰相赵普)……以分其权”。这表明宋太祖
A.授权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执政权力
B.分割相权,使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C.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完善行政制度
D.扩大了参知政事权力,削弱相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材料二   2015117日,在新加坡进行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双方重申“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

——摘编自百度百科·习马会

材料三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材料四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国能完成统一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
(4)依据材料四,分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作用。
2021-08-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论者指出,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机关成熟的标志,在于它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难题——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该论者的理由不包括
A.流程式分工,实现权力平衡B.职能式分工,提高行政效率
C.相权三分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D.皇权相权相互制约,达到相对的平衡
5 . 有学者指出:“历代中央政府都力图维持两级制的地方政府……当历史环境变化面不得不建立三级地方政府时,也要尽量使高一级地方政府处于虚化状态。元明清三代,因疆域广袤,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据此可知,“虚化状态"的目的是
A.便于专制独裁B.强化对地方的管控C.便于人才选拔D.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2021-08-11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近代以来,欧美兴起的文官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吸取中国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基础上产生的。187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建立文官事物委员会,宣称:“东方世界最开明、最有持久力的政府选拔官员的方法,我们美国放弃学习将失去一个优势”。据此,"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是指
A.人才选拔的公平性B.选拔权力归中央
C.制度体系的严密性D.选拔标准重才学
2021-08-11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刻画了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这反映出在古代中国
A.中央集权,地方无权B.监察随性,恐怖统治
C.君权至上,独断专横D.政治黑暗,人民痛苦
8 .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有一分材料,只说一分的话。”

制度史料结论

西周的分封制
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先代贵族等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分封制有效增强了周天子的权威,实现了高度集权的垂直管理体系,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清朝的监察制
清代都察院听命于皇帝,已经成为集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和财政审计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材料二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据: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整理

材料三   中共的“三农”政策,是随着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1)根据材料一所给史学原则,补充表中空缺的史料和结论,并对错误结论加以修正。
(2)美国的联邦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关系呈现出“由平衡到集权化”的演进趋势。参照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揭示的历史现象,任选其中三次变革进行解读。
2021-08-1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记载:自北宋至明清千年以来,千年古村浙江宁波走马塘的陈氏家族中前后出过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陈氏家族可谓是古代中国的第一学霸家族。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会是
①宋代科举取士名额的扩大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④自古以来此地文化的发达
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80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