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2 . 历史推论是建立在对史实的正确解读基础之上的。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罗马共和国时期,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表明古代罗马法(     
A.内容产生于基督教教义B.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C.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D.保证了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
2022-07-12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创新与发展是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与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的历史也充满斗争;所不同的是,斗争的结果在英国不是一方压垮另一方,而是双方都在斗争中自我更新,最后融合成一种新文化。这个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

——摘编自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在政治上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的制度表现。

材料三  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但其共和政制设计并非完全照搬西方国家,在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还有考选权与纠察权。“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分立五权,创立各国古今所未有的政治学说。”

——摘编自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政治构想。
2022-04-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根据所学,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写

A.《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公元6世纪初《罗马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大全》公元6世纪初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罗马法大全》公元6世纪初
D.万民法《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大全》公元6世纪初
6 . 《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说明了罗马法(  )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C.力图摆脱习惯法的羁绊D.深受自然法思想影响
2022-02-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长老会议是斯巴达城邦的重要权力机构,两个国王为主持者,另二十八人由公民大会从年过六十的贵族中选举产生,终身任职,凡国家大事都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再交由公民大会通过。这一设计
A.将民众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B.使公民大会职能发生了改变
C.确保了行政决策的公正与无私D.体现了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A.具有民主色彩B.国王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D.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2022-02-06更新 | 391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
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2022-01-19更新 | 168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罗马共和国末期,随着外事裁判官不断地“造法”,罗马法律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罗马人与异邦人、异邦人相互之间的民间商事关系的新法律体系。据此可知,新法律体系
A.改变了罗马法的基本原则B.不利于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C.促进了罗马民主政治发展D.适应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022-01-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