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学者金冲及将解放战争定性为“人心向背的较量”,解放军在各方面都得到民众的极大支持,而国民党军队一闯入解放区,就消息不灵,情况不明,时时遭受袭击,进退失据。这反映出(     
A.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B.土地改革凝聚革命力量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胀D.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2 . 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2023-01-07更新 | 3041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太平天国前期,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而《资政新篇》则概括地提出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提出了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这表明太平天国(     
A.治国经济理论发生转变B.贯彻落实中体西用思想
C.内政改革符合现实需求D.实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姚莹考察西藏,编撰了《康輶纪行》,提出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张穆撰写的《蒙古游牧记》研究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及前代在这一地区的设施,认为中国北部与沙俄接壤,应该有专门著作加以考究。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增强士人的务实爱国意识B.促使清廷推行洋务新政
C.使忧患意识成为时代潮流D.打破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6 . 在甲午战争期间,有学者在天津《直报》上撰文指出:日本“条约既有所不顾,公法亦有所不遵。无论议和抑或定约,彼必将多方需索,百般刁难”。可见,该学者在此(     
A.告诫清廷积极抵抗外侮B.强调应依国际公法限制日本挑衅
C.揭露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认为清政府动员全国力量备战
2022-09-29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8 . 阅读下列材料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说:“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当中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正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先《中国思想史》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指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成为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方面论证。
2022-08-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位历史学家在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写道:“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他论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爱国运动D.卢沟桥事变
2022-08-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州某秀才回忆1895年时写道,“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其他该研究的学问呢!”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加剧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民间反帝爱国运动高涨D.科举制束缚了人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