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礼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材料表明礼乐制度
A.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B.成为西周政治基本支柱
C.烘托崇高和谐的社会氛围D.强化社会亲疏等级秩序
2020-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西周时期家臣为家主“事保撅家,不敢知国”;春秋时期“季氏家臣阳虎主持家政,后欲叛乱除季氏代之执掌鲁国国政,终败奔晋受赵氏礼遇”,叛主现象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鲁国在封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B.诸侯已脱离周王室的控制
C.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D.士阶层受诸侯重视和礼遇
4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王位世袭制度消亡D.生产力有所发展
5 . 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
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   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
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   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B.天子生活的奢侈
C.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0-01-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019-12-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载,启是夏朝第二位君主。下表为古代文献中关于启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
记载内容文献
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天用弗式《墨子·非乐》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万章上》
A.儒家对启品德的颂扬值得商榷B.启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C.古人对启改变传统的争议颇大D.启是沉湎享乐的昏庸君主
9 . 祭祀祖先和赏赐记载是青铜器铭文的两项重要内容。商周人的家族观念相当浓厚,每位家人的成就都与祖先有关;王被视为上帝的表现者,王所赏赐之物即“天恩”,领受天恩者自然必须上告祖先,一同分享荣耀,祈求保佑,以使家族所受之天恩能永垂不朽。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权神授”理论初步成熟B.特定历史时期的治国之术
C.分封制确立天子“天下共主”D.政治运作体现神权高于王权
2020-01-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2019-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