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6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刘邦认为“天下同姓一家”,大封刘氏子弟以共享富贵,同时以“孝”为宗族纽带告诫诸侯安守本分。诸侯们认为,既然和皇帝为一家,中央和诸侯只是特殊的国家关系,所以中央无权干涉诸侯国内政,更无权削藩。这种分歧
A.汉景帝时得以解决B.严格区分大宗和小宗
C.体现“家国同构”思想D.导致中央集权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仪礼》(先秦)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如“昏礼”(即婚礼)必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共六道程序,才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一记载最能反映当时
A.社会生活的迷信色彩B.血缘政治的等级关系
C.包办婚姻的封建特色D.儒学的包容开放
4 . 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
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平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0-09更新 | 756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0-10-05更新 | 5723次组卷 | 48卷引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647次组卷 | 216卷引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卫国公子州吁借大夫石碏之子石厚帮助,弑君而自立。按春秋习惯法,就君后“若已列于诸侯会者,则不复讨也",州吁急“求宠于诸侯”。石碏痛感儿子从弑君之贼,不可不除。遂诛杀州吁,同杀石厚,被视为“大义灭亲”。这个故事反映了
A.宗法分封日益强化B.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8 . 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自称叶公。其后裔有以叶为姓者,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现在一些地区还有沈、叶两姓不通婚的习俗。这一习俗的根源是
A.礼乐制度B.宗法制C.君主专制D.分封制
9 . 请阅读下面三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什么制度?“封建”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受封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诸侯的义务有哪些?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
2019-09-29更新 | 3257次组卷 | 146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