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周天子以王都大社中五色土的一块赐予受封者作为分封的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载入文告,公布于世。此做法的目的在于
A.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B.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C.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2020-07-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礼.秋官》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西周时期,每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小司寇常向万民咨询。这种制度体现了
A.民众对日常政务的广泛参与B.宗法制下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C.分封制下对边疆统治的加强D.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残余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公元前609年莒国围君废除太子仆,太子仆便杀害国君后携带宝玉“出奔”鲁国,被鲁国以“弑君父”不孝“窃宝玉”不忠为由驱逐出境。由此可知,当时
A.列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B.鲁国深受儒学的影响
C.鲁国恪守宗法政治理念D.礼崩乐坏成政治常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礼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材料表明礼乐制度
A.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B.成为西周政治基本支柱
C.烘托崇高和谐的社会氛围D.强化社会亲疏等级秩序
2020-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2020·江西南昌·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九州”原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最早记载“九州”的《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其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据此可知
A.战国大量兴修水利B.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趋于严密
C.史上并无大禹其人D.“九州”一词不早于战国时期
2020-06-01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NCS20200707项目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8 . 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
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   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
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   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王位世袭制度消亡D.生产力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B.天子生活的奢侈
C.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0-01-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