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214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春秋时期,世人所言之“利”多为“公利”,主张“义以生利”,二者并不矛盾。战国时期,“义”与“利”逐步对立,从不耻于言“利”到热衷于追求“私利”。这一时期义利观的变化(     
A.根源于各国变法的政治诉求B.重塑了当时社会文化主流思想
C.折射社会大变革的发展潮流D.弘扬了法家重视功利的价值观
4 . 周代祭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宗庙在宗子家”,体现了“重宗”的精神,而“重宗”又体现了“尊祖”,反映在伦理观念上就是“孝”,周天子通过规范“孝”的观念,要求带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内部成员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周天子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有利于稳定宗族内部的团结
C.实现了西周思想上的统一D.建立起西周森严的等级秩序
2022-03-25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横山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5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周初分封造就了受封诸国“强烈的‘自群(自己是个群体)’意识”,各诸侯国纷纷以“诸夏”或“诸华”的整体名义,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宣示自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巩固了周天子共主地位B.促进了政治文化的认同
C.激化了各民族间的矛盾D.加强了受封诸国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是获取天命的依据。周人的做法
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
2020-06-08更新 | 872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一般认为标志着中国进入“天下为家”时代的是(     
A.炎黄部落联盟建立B.夏朝建立
C.春秋战国时代开始D.秦朝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历史学者认为:总观周初立国分封大势,镐与曲阜为-椭圆之两极,洛邑与宋则是两个支点,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由南北两面向东张开,如两臂合抱殷宋于肘腋之间。由此可见,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疆域B.拱卫王畿安全C.笼络先代贵族D.传播礼乐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占卜过程中,神在龟甲兽骨上所显示的指示,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由商王来作决断。这个决断形式就是“王占曰”,这反映了当时
A.商朝实行君主专制统治B.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祭祀体系
C.占卜涉及的范围较广泛D.占卜是商王权力的实现手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