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康叔被封于殷故地,唐叔被封于夏之故地,周公要求他们分别“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此可知,当时(     
A.诸侯缺乏对王室的向心力B.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务实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全面推广夏商政治制度
2022-08-05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诸侯国实行“一国三卿”制,“大国(公侯之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伯国)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子、男之国)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这表明西周时期(     
A.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B.周王注重对地方的控制
C.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D.官僚政治等级秩序森严
3 .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特征
C.把神权与王权结合起来D.以血缘为衡量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该材料(     
A.证明了宗法文化源远流长B.表达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
C.阐述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D.强调秩序与和谐二者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     
A.具有突破政治结构的血缘纽带的趋势B.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具有导致西周灭亡的趋势D.所封土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
6 . 周王室通过分封将土地划分给诸侯,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资源和收益,也需向周王室进贡。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这说明分封制(     
A.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B.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
7 . 周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等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武王十分钦佩。这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B.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
C.商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
D.神权政治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策》中记载:“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反映的是(     
A.禅让制的完善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