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6 道试题
1 . 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2020-10-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学者余秋雨说过这样一段话:“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夏禹建都阳城B.盘庚迁都安阳
C.周召共和行政D.平王东迁洛邑
3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4 .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园求救,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判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答应派兵救赵国。“毛遂自荐“的典故反映了
A.宗法体系趋向瓦解B.毛遂才能出众
C.赵国人才缺乏D.平原君知人善用
2020-10-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夏启篡位虽然不符合传统的氏族民主制度,但却代表了法制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夏启篡位”
A.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主朝B.使王位世袭走向合法化
C.打破了传统的君臣观念D.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格局
2020-10-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

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

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7 . 石培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
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国家民族的统一
2020-10-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鲁国任国君,按照礼制,你
A.可以不用向周天子朝觐和纳贡B.可在鲁国领地征派赋役
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D.不能建立自己的武装
9 . 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B.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
2020-10-01更新 | 133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