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末期,宴饮已不再是合好友睦、用观威仪的方式,而是满足感官享受、纵情逸乐的方式。部分宴饮诗歌如《小雅·伐木》《小雅·常棣》等则呼唤亲情友谊,向往宗族和睦。这反映出西周末期
A.礼乐文化逐步走向瓦解B.饮酒之风盛行破坏宗族关系
C.诗歌社会教化功能加强D.礼乐文化利于稳定人伦秩序
2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能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世官制C.禅让制D.宗法制
3 . 东夷地区原以游牧为生,兽皮为衣;齐、鲁在此地建国后,“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变其俗,革其礼”;至战国,东夷地区已无异于中原。这可以佐证西周
A.井田制度的推广B.分封制度的影响
C.礼乐制度的作用D.集权体制的形成
4 .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图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5 . 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材料中“制度”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阶级矛盾B.保障贵族特权C.维护礼乐制度D.巩固统治秩序
7 . 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非子为周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周孝王给非子的酬劳是“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曰秦嬴”。由此可见,“秦”之国号源自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8 . 下图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
编钟铭文大意:
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
功业,被分封到南土,
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
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
通过统治曾国,光大
“夏”的功业。

由此可知
A.西周对夏文化的沿袭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诸侯始终效忠周天子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10 . 有学者认为西周“血缘权威需要不断供血,也就是国王和诸侯要持续把土地分封给不继承王位的小宗们。可分封的土地一旦耗竭,血缘权威的脐带失血,小宗们就从宗法体系上自动脱落。”这说明了
A.周王室的制度设计存在较大缺陷B.宗法制不能保证西周的政权稳定
C.中央集权体系具有一定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之下分封制度无法维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