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②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
A.宗法关系开始成为西周基本的政治关系
B.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宗法制和分封制受儒家治国思想的影响
D.周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权和族权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年师兑簋铭文记载:“王乎(呼)内史尹,册令(命)师兑:正(胥,辅助)师龢父,辭(掌管)左右走马、五邑走马。易女(锡汝)乃且(祖)巾、五黄(衡)赤舄。”。据此可知内史
A.逐步成为史官之长B.成为王权政治中心
C.担任颁发命书之职D.适应中央集权需要
4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三国演义》里刘备亦多次自称汉中山靖王之后。后人皆称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称高祖刘邦之后。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分封体制的历史延续B.宗法制度的历史影响
C.礼乐文化的巨大作用D.文景之治的怀旧情感
2021-03-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说明秦认为西周
A.主权神秘化,不利于长治久安B.分封诸侯,容易引起地方割据
C.中央权力集中,引起诸侯不满D.家天下继承制,违背历史潮流
6 . 《礼记·大传》记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B.封邦建国有利于统治
C.统治需要实行仁政D.家国一体的国家观念
7 . 据史籍记载,商代约550年间共传17代商王,而西周270余年间却传了11代周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制度因素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
2021-04-22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左传・桓公》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话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B.嫡长子继承C.分工明确D.垂直管理
9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是
A.反映国家管理的随意性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C.统治者欺骗人民的手段D.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