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 . 《左传恒公二年》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下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记载反映出
A.重本抑末观念的萌芽B.宗法制度利于国家稳定
C.中央集权制度的创建D.“士”阶层的开始出现
3 . 《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启讨伐有扈氏,临战前发布动员令:“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用(服从)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这一记载表明夏朝政治统治的特点是
A.强调君权至上B.强调血缘关系
C.具有神权色彩D.注重舆论宣传
4 . 据周朝铭文记载,伯晨始受命为垣侯而得玄衮衣、幽芾之赐,玄衮衣即礼书所谓玄冕服,而玄冕服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通服,与玄衮衣相配的幽带是区别诸侯与卿大夫的标志。据此可知当时的服饰
A.是中国手工业发达的见证B.体现了天子最高礼仪的特点
C.具有维护等级秩序的功能D.是政治制度物化的具体象征
5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0-10-05更新 | 5793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6次组卷 | 73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说文解字》记载:“礼,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就字形分析,“礼”字左边从“示”,指上天对人间所呈现的吉凶之兆,右边从“丰”,即祭祀时候摆放的器皿。这反映出
A.小农经济分散性特征的需求B.儒家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C.礼最初指祭祀时履行的规则D.君主专制对盛典的特殊规定
9 . 《春秋左传》中有如下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说明在当时
A.宗法关系趋向于瓦解B.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
C.选官制度越来越完善D.贤德是择君首要依据
10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