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内外朝制
2022-02-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相连,天子分封诸侯,诸侯有权在自己的疆域内进行再分封,其庶子可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而卿大夫和士应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周王直接管理地方事务B.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C.宗法血缘关系逐渐淡化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 . 据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
A.禅让制得以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家天下局面开启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2022-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022-01-17更新 | 3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礼记章句》中如此阐述:“宗子之法,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盖周先王以‘亲亲’为政教之本,仁至义尽,其道尚矣。”这反映了西周
A.彻底否定了商代宗法制度B.宗法与政治联系更密切
C.王位继承法比商代合理D.政权机构相比商代完备
6 . 商朝时期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和诸侯王之间是军事征服的关系,对其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制度,周王和诸侯王既是政治隶属关系,又是家族内部等级关系。这一变化
A.巩固了周朝的中央集权制度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C.实现了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D.解决了贵族内部的利益纷争
7 . 伊藤道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一书中指出,“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王畿B.笼络宗亲C.奖赏功臣D.拱卫王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
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对三幅地图进行解读。
10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