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是
A.宗法制B.世袭制C.小农经济D.三纲五常
3 . 下面是根据《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载的内容所绘制的。这主要反映了
A.纣的生母刚开始地位低
B.纣的父亲没有遵守禅让古训
C.宗法制在古代有所松动
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19-05-02更新 | 664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王朝,其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西周社会结构的特点,并说明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
6 . 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密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7 . 《春秋·公羊传》中主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主张“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两者共同论述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9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2019-12-03更新 | 518次组卷 | 6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周王是天下共主
B.大宗小宗不隶属
C.政权与族权结合
D.社会分工很明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