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1 . 夏朝王位传子;商代王位传子或传兄;到了西周,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长子才能继承王位。这一变化(     
A.加快了井田制的瓦解B.维护礼乐制度的发展
C.减少王位引起的争端D.标志着分封制的形成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商代继统制度以弟及为主、子继为辅,兄弟之间常有争位影响王朝稳定。涂白奎对卜辞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商朝继统制度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也是被王室内部认可的合法形式。据此可知,商朝“兄终弟及”的方式
A.获得了王室内部一致认可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弱化了血缘纽带关系D.加强了王族对权力的掌控
2021-02-04更新 | 16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的王位大致能以序继承,但东迁洛邑后,发生了多次王位危机,皆因幼庶受宠而出现的“匹嫡”(庶子地位同于嫡子)现象所致,其产生的影响一次比一次大。据此可知,“匹嫡”现象
A.说明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体现出分封制走向衰落
C.反映了周天子的权威加强D.表明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2021-02-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5 . 据记载,周代在王位继承上,若周天子没有儿子,则由同母嫡弟继承王位,其他异母庶弟则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继承权。由此可知,周代王位继承
A.开创了世袭制度B.体现了等级分封制
C.遵循了宗法制度D.沿用了商代继承法
2021-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021-01-2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书中,“兄”字意为祭祀时排在前面且能开口向祖先说话的人;弟通“第”,即除兄之外的依次排列次序。下列制度中,与这两个字内涵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
8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9 . 《周易》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孔子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贾谊《新书》称:“君者,民之父母也。”这些现象典型说明了古代中国
A.宗法制下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儒家思想追求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
C.家国同构状态下的名分及其等级秩序
D.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机构及社会管理
10 . 有学者认为,宗法分封制的家国一体有效的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及文化认同,但也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致命缺陷。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
A.王权专制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C.小农经济逐渐解体D.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