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1 . 西周宗法制度特别强调血缘亲疏和等级分别,这可以明晰权力继承秩序,稳定政治局面,但也极有可能造成族群成员间的相互疏离,乃至分裂。因此,宗法社会又需要强调一-种“和”的精神来弥缝可能出现的疏离和分裂。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维系宗法社会B.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C.仁政思想维护宗法制度D.宗法制度存在极大弊端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

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个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的例子,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的说明。
3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宋代,谱牒作为一种历史传统出现了重大变革。在编纂谱牒时,苏洵和欧阳修采用了小宗之法,即世系上追溯到始迁祖或者五世祖。而皇家在编纂族谱时,则往往采取大宗之法,即将家族世系一直追溯到血缘始祖或者受姓始祖。欧苏的谱学思想和续谱原则、体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官方在主导皇家谱牒编纂的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族谱的编纂。1205年,宋宁宗颁下诏令,鼓励民间修纂族谱,力保家族绵延不绝。续谱的目的也由选官和婚配转变为尊祖敬宗、和睦族人。此后的朝廷大都鼓励民间私修族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元朝不爱重视中原文化,官方对于谱牒编纂也不热心,但是民间续谱之风依旧盛行。由于时代久远,宋元谱牒已丧失殆尽。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要求民间重视族谱的编纂。自此,民间续谱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延续至清。民国时期,各个家族仍然重视族谱的编纂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续谱之风又重新兴盛起来。在续谱时,家族大都继承了过去族谱编修的原则。从内容上来看,尽管族谱的篇幅有所减少,但谱名、谱序、姓名源流等基本内容仍然具备,而且世系表仍然是新修族谱的主体。

——摘编自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等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谱牒编纂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谱牒编纂绵延不断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续谱之风。
5 . 西周通过“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一规定,为家族组织内部的血缘亲属关系划定了限界,把五服以外的小宗排除在家族组织之外。由此可知,西周的这一规定
A.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B.有利于消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C.巩固了宗主的特有权力D.旨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2-03-05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进一步扩大了周代统治基础
D.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
2022-07-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油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西周毛公鼎,是目前已知的出土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铭文内容主要追述了周宣王叔父毛公的功德,还刻有“子子孙孙永宝用”等文字。它反映出当时
A.金文使用范围扩大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青铜工艺达到顶峰D.国家礼制趋于完善
2022-02-1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年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经常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成之国,以加强联系。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主要适用于姬姓贵族B.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特权地位
C.分封制的实施巩固了宗法制D.宗法制的实施强化了血缘姻亲关系
2022-02-13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受到历代帝王推崇的孔子为鲁国人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10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83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