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末年,幽王宠幸褒姒,废太子宜臼及其母申后,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之父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和伯服均被杀,西周灭亡。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白为周王,即周平王。该事件表明当时(     
A.贵族等级秩序败坏B.宗法制已不被认可
C.诸侯竞争愈演愈烈D.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婚姻多采用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才能完成,《礼记·内则》提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这种婚姻制度
A.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B.成为宗法制实施的重要保障
C.凸显出女性尊贵的社会地位
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28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初、周人认为,周主要效法文武之德,贵族要效法祖考之德,西周中期,周人已对祖先能否效法祖考之德提出了疑问。在秋时期,德为祖先所独占的观念发生改变,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这反映了
A.祖先崇拜不复存在B.宗法秩序发生动摇
C.道德政治成为主导D.礼崩乐坏权力失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漫道也。拜者、酹(lèi将酒倒在地上)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u)锭次,已纸钱置坟头。”对材料习俗解读有误的是   
①起源于明清之际②与宗法制密切相关③主要活动是踏青郊游④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2021-08-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贵族更加重视青铜器对维护自身地位的作用,往往在青铜礼器上铭铸长篇文字,颂扬先祖、家族、自己的权位、恩宠和功绩,企求垂之永久。这一现象
A.提高了青铜铸造技艺B.使金文成为官方文字
C.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D.缘于宗法分封制推行
2021-03-12更新 | 794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0次组卷 | 96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