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7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2 .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2016-12-13更新 | 573次组卷 | 36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2019届高三(必修一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整个国家的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的。组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从材料得出该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4 . 《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殷代氏族是政治社会共同体,有土地、有人民,相当独立自主,他们和殷王室不一定共同具有高度的认同意识。即使是殷王后裔之族,也有些人认为武王革命不过意味着换了一位共主,无所谓亡国之痛。他们愿意归顺周人,小邦周也乐于接纳。”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周人”的对策是
A.制定礼制,规范贵族的行举
B.实行宗法制,强调“家国一体”观念
C.制定律法,惩戒贵族的失范
D.实行井田制,确立“土地国有”观念
6 . 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稳定,避免内部纷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民为本的思想
B.家国同构的观念
C.分封及宗法意识
D.君舟民水的理想
9 . 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B.重鬼事神的意识成为主流
C.王位世袭制得以出现D.形成严密的中央政治体制
10 . 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