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要在姬姓女子中选择,由此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形成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西周这一规定
A.导致分封制走向衰落B.是宗法制的补充和完善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D.摆脱了血缘纽带的束缚
2021-02-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
2021-02-05更新 | 446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4 .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是(  )
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B.宗法观念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D.分封制度的反映
2020-12-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殷周制度论》中对某个制度有这样的记载“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该制度应该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
6 . 西周大克鼎内壁铸有铭文,前半部分是克用华美的词语颂扬其祖父师毕父的功绩,后半部分是周天子重申对克职务的任命,克跪拜叩首,乃铸造大鼎以颂扬周天子,并祭祀祖父师毕父在天之灵。其铸鼎的目的体现了
A.王位传承B.宗法血缘C.中央集权D.权利更替
7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
A.小国寡民的现象在当时十分普遍B.分封制下小农经济发展的影响
C.古代中国人口数量没有发生变动D.宗法关系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
8 . 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这反映出西周
A.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B.宗法制仅适用于天子与诸侯
C.宗法制推动了高度集权D.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继承权问题
9 . 战国时期的《孝经》便征引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当时影响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九品中正制
10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4次组卷 | 9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