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95次组卷 | 39卷引用: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 . 《容斋随笔》关注到: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赵之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其他张仪等魏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这说明
A.六国沿用前代官制B.秦国内部人才缺乏
C.秦国强盛吸引士人D.秦国专制集权更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尚圆”观念,讲究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花好月圆,重视家庭团聚,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影响这一观念的是
A.家国体制B.君主专制C.礼乐制度D.分封制
4 . 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的加强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
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初同姓不婚被定为宗法伦理。春秋时期,晋国想利用吴国牵制楚人北上,吴国也想借助晋国分散楚国的力量,于是,同为姬姓封国的晋吴两国联姻。这反映出
A.宗法伦理瓦解引发诸侯争霸局面
B.贵族婚姻具有政治色彩
C.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血缘联系
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6 . 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这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重鬼事神的意识淡化
C.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
7 . 明代庞尚鹏编订的《庞氏家训》中写道:“每年通计夏秋税粮若干,即于本年二月内照数完纳,或贮有见银、或临期粜谷,切勿迁延。”清代也有族规声称拖欠应缴钱粮,“必不容于天地鬼神。”由此可见,明清宗族有利于
A.促进社会和谐
B.维持地方安定
C.发展农业经济
D.履行封建义务
8 .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2019-07-26更新 | 534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9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0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