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后来选举、辟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应运而生……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优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迫切的心情写了求贤令,号召去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根据龚鹏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文献》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求贤”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的“求贤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一试奔驰天下士,三年冷暖世间情",此诗句抒发了宋朝诗人王柏对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感慨
A.世卿世禄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3 . 钱穆曾说:“中国传统观念,总谓贤人可以代表群众舆论与公共意见。此是一理论。至于贤人而实不贤,中正而并不中正,则是另一事实。”其论述的制度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官制
2020-11-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5 . 唐代开元年间,时人王泠然说:“仆窃谓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未必能鸣鼓四科,而裹粮三道。”这反映了唐代(  )
A.形成崇尚学习的社会风气B.科举制的公平性受到制约
C.平民取得进入仕途的机会D.官僚队伍主要由士族构成
7 . 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
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
19-20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以孝廉作为唯一选拔标准
B.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
C.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19-20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导致官僚队伍膨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19-10-12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科举制下,无缘及第的落榜者退居乡村,栖身教馆,从事私塾教育,成为“渗透于基层的非官僚社会化组织力量,形成了国家官僚机构枝干下广泛而稳固的根基,从而把一个巨大的农业社会不可思议地有效组织起来了”。可见,科举制
A.选拔出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B.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C.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D.起到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