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时,豪门大族不但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往往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这说明东汉时期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九品中正制度确立
C.豪强地主享有特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1-07-11更新 | 73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田阳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美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4-18更新 | 124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A.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2017-07-01更新 | 945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要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
A.据除了门第间的差别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扩大孝廉举主的权力D.关注选拔的公正合理
2019-12-14更新 | 303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南北朝)裴侠将自己的清廉归功于“祖宗功业”。有学者指出,“这种攀附祖先、将自己的‘优秀基因’归功于‘家族遗传’的逻辑,是和当时盛行的‘士族血统论’一脉相承的。”当时“士族血统论”的盛行是由于实行了
A.郡国并行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19-08-20更新 | 2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主要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的依据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选官制度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10 .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据此推断,这一“制度是
A.察举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