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
C.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2019-01-03更新 | 44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江陵县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士”是精英群体的一份子。在唐宋之间,使人成为士的三种最重要的身份属性是文化出身和官位,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下表)。在该学者看来
A.文官家族的形成主要在于“重文轻武”政策
B.地方精英时代声誉是其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
C.士转型背后折射出唐宋时代局部社会大变迁
D.科举制建立之后门第家世不再具有重要地位
2019-01-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材料中反映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最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     
A.是以血缘为依据,世代承袭B.以德行和才能为考察标准
C.破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D.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按“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南北卷的做法
A.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
B.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
C.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
D.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
2018-09-26更新 | 96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稳定
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2018-09-03更新 | 18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到:“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其中“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应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 工商殊类。低于工贾的部曲、杂户、奴婢等当然更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具有良人身份的农民,因为生活贫困,能够读书应试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本质上说明
A.科举考试应试资格有严格限制B.科举制度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科举考试限制了社会人才流动D.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更加狭窄
2018-04-0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汉朝,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汉朝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