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256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料记载:琅邪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东晋高门士族把持政权D.中央集权的加强
3 .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隋唐而上,官有薄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谱学的兴盛说明(     
①门第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②宗法制度对家族制度发展影响深远
③人才辈出,选举制度优越   ④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者是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义”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了“礼崩乐坏”的迹象
2020-06-19更新 | 5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历史记载,发现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这说明当时(     )
A.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B.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趋尖锐
6 . 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平民没有上升的空间,缺乏入仕途径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9-11-06更新 | 106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统治者认识到,在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途径繁多,但各种途径几乎都与荐举有关,尽管路途过回曲折,但还是必须通过某种荐举之门才能入仕,这就为世家门阀提供了方便。

一摘编自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适选恩赐,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1855年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三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载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到隋唐主要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述隋唐时期主要选官制度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2020-08-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端临的《文就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B.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C.汉察举制令地方宫举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2019-09-16更新 | 3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
A.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
B.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C.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