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高宗时期,大臣刘晓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A.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B.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D.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2 .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士是等级制度中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需要在官学中学习“六艺”等文武知识与才学。春秋战国时期,“士”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崛起,以知识与才学为各诸侯国所重视;士的来源广泛,私学成为“士”的教育主要途径,士在各诸侯国中担任各种官职有带兵作战、有纵横外交、有担任一国之相和各级行政、有从事教育的,士的派别也非常之多。

材料二   经历两汉,“士”成为儒学之士的主要称谓,以学习儒家经典“五经”为主,也重视“御”“射”“求”“数”等六艺中的实际才学,但到魏晋时期,“士”固化为特殊的阶层。隋唐宋元,“士”的来源又逐渐广泛。明清时期,“士”主要指科举达到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所读之书基本以“四书”“五经”为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内涵出现重大变化的原因,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士”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出现的几次重大变化,并指出这几次变化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代科举考试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第一场为经问五条,义理精明;第二场为时务策一道。汉人、南人考三场,考试的内容第一场为明经、经疑;第二场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为经史时务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这些规定表明元代科举制
A.兼顾了社会不同阶层B.改变了民族歧视政策
C.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D.重视经世人才的选拔
2022·河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师爷”之名,起自明,盛于清代,是帮助官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因师爷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奉命出使,联络官场等特殊身份,故府内衙役、仆从尊主官为“老爷”,其宾友为“师爷”。由此可以看出
A.师爷逐渐取代了主官的职责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严重弊端
C.师爷的出现带来明清冗官现象严重D.师爷参与政务处理削弱了中央集权
2022-04-22更新 | 587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实行的是“身份内婚姻”和“等级内婚姻”。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文章、人物、门第”成为了士人仕宦、婚姻的标准。这种变化体现了(       
A.科举制对婚姻观的影响B.世家大族势力受到重创
C.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倾向D.唐朝婚姻走向自由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
A.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B.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
C.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对考生籍贯有着严格的限制,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的行为,被称做“冒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榜”,“冒籍”现象频繁出现,浙江、江西、广东湖广等地的考生往往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冒籍跨考”,政府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限制考生户籍违背公平原则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人才功能
C.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加强D.地区间发展存在一一定不平衡
2022·江西·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乾德元年(963)九月,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自今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此后太祖和真宗先后又两次下诏重申此禁令。为防止像李防、杨可法这样的主考官徇私舞弊,开宝六年(973)三月,宋太祖在省试之外又举行了最高级别的殿试,并且从此将殿试定为“常试”,在解试和省试之外又增加了一级考试,并且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从此士人的去取由皇帝亲自裁决,及第的举子都成了“天子门生”。宋朝规定,凡是现任官员应举,均另设场屋考试,成为“锁院试”,实际上对现任官员应举的一种特殊的“别试”。淳化三年(992)三月,太宗接受将作监丞陈请的疏请,“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同年,“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仍糊名考校,遂为例。”为防止通过笔体辨识出应试者是谁,真宗景德二年(1005)开始在激试中实行誉录法。

尽管宋朝历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许多改革,却无法禁绝科场舞弊之风,尤其是在封建专制政治下,权贵为主的强势阶层总是恃权弄法,甚至操纵科举。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2-03-08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与唐朝相比,宋人已无士庶之别。自宋仁宗始,社会上逐渐把品官之家称为"官户",但与过去的士族相比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很难世代为官,而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这一现象
A.根本原因是宋朝政治制度改变B.导致国家无法控制基层社会
C.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D.说明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景物题咏或怀古,如《山出云诗》《金谷园花发怀古》。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诸如《龙船习水战诗》《悬爵待士诗》《主圣臣贤诗》之类的主题。以上变化说明
A.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B.唐宋进士考试题材单一
C.理学推动科举制的成熟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