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2~280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2016-12-12更新 | 2433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拿破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
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十二铜表法》哪些特点?
(2)有人在分析完《十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以上材料说明了罗马法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 . 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制定过程充满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专权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所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的“dominium”一词,原有统治、管辖、控制、支配之意。……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由此可见罗马法(     
A.仅仅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重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
C.只保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D.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称《十二铜表法》禁止一切特权,并强调其中“执法不应因人而异”这一条款是罗马法律中的传统。该说法旨在说明《十二铜表法》(   
A.树立了法律的权威B.实现了社会平等
C.保护了私有财产D.确立了民主制度
2016-07-04更新 | 7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如何实现伊壁鸠鲁的思想主张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其妥协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2016-06-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9 .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罗马法实现了男女平等B.罗马法限制了婚姻自由
C.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完善D.基督教影响罗马法内容
2016-06-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10 .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材料表明
A.罗马法已经具有三权分立的思想
B.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原因
C.罗马法为近代启蒙思想提供借鉴
D.罗马法的体系已经趋于完备
2016-06-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