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149年,罗马成立了来自元老阶层的陪审团,调查和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勒索案。公元前123年,一位裁判官专门负责对索贿罪的审判,裁判官从450名骑士的名单中选出50人组成陪审团。这一变化说明罗马
A.政治体制发生变化B.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C.司法程序更加完备D.国家疆域逐渐扩大
2021-02-13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罗马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如何变化,“罗马公民”的核心标准没有改变。在此,“罗马公民”的标准是否(     )
A.拥有罗马人的血统B.获得罗马政权授予的公民权
C.是奴隶主贵族阶层D.拥有自由的身份和一定的财产
2020-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C.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0-04-13更新 | 368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罗马帝国时期,原来存在的多重市民等级消解了,而代之以全帝国境内被普遍授予的罗马市民权,使具有公民政治意义的荣耀称号变成了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其与居民同义。这一变化
A.加速了成文法的颁布B.有利于万民法的形成
C.激化了帝国内部矛盾D.削弱了罗马公民地位
5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罗马,最初大法官审理案件,仅是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后来,《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不合法的关系获得事实上的保护……达到“法官造法”的效果。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
A.司法审判关注社会现实的需要
B.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权和立法权
C.司法审判中形式主义十分严重
D.注重维护罗马皇帝的政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并经历了“女儿出嫁给予嫁妆”从一种习俗变成法律的硬性规定;嫁妆的数额由少到多;妻子对嫁妆的权利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财产分配
D.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概为夫权婚姻,丈夫控制着妻子的人身与财产;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这一变化
A.渗透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B.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C.实现了古罗马的男女平等
D.标志着西方离婚法诞生
9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立法理念、经济主张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这一观点。
2019-11-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欧洲历史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在变化中雅典走向民主、罗马法治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7世纪,雅典陷入动荡,根源是农业问题。农民向密集型农业技术以及树木、葡萄种植的转变需要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因此背上债务,不可避免的是许多雅典人因无法履行契约而成为奴隶。穷人要求变革的势头不断高涨。

——改编自【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三   罗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实际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并实行了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的法律制度,并有着不告不理的原则。


(1)据材料一回答雅典民主制的背景?雅典人采取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民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罗马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