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2020-05-11更新 | 610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希腊法律多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给后世并没有留下直接能适合于现代社会操作的法制,但罗马法则以成熟的私法体系为主干,以法庭审判和法学家解释为基础,铸成了现代人难以更改的法律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政治体制更为发达B.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紧密结合
C.公民能直接行使审判权D.拥有行使独立司法权的职业法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
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2022-01-19更新 | 168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020-01-04更新 | 696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古代罗马,法学家们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参与问题的讨论,结合皇帝的旨意,对可行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的方案。他们的解决方案和解释通常被视为司法依据,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一现象
A.表明罗马法构成具有多元性B.提高了罗马司法审判的效率
C.说明案件审判受法学家影响D.确保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规定:地方官“公开或秘密地非法获得钱款,应向遭受损害的人双倍返还违法所得,但对那些以暴力强取的部分则应处以赔偿三倍的方式返还”。这一规定
A.有助于维护共和国统治B.标志着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消除了平民和贵族矛盾D.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罗马的法学家一再强调,尊重每个人所得即是法律和正义的应有之义。特里封宁提出了正义就是“各得其所”,乌尔比安则界定了正义是“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这反映出
A.法学家的阐释左右了法律的演进B.维护私有财产权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
C.罗马法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理念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自然法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