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A.首相拥有立法权B.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C.首相与内阁共进退D.议会丧失中心地位
2 . 下表为1832—1910年英国选举权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年份等级选民数选民占人口比例%投票率
18328133.3
186822987.5
1886573415.8
1900673116.474.6
1910769417.086.6
A.代议制发展呈现渐进特征B.国王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C.武装斗争推动选举权扩大D.黑人奴隶制度处于合法地位
3 . 1769年,伦敦中等阶级激进派在霍恩·图克的领导下,组织起第一个政治组织“权利法案支持者协会”。协会“寻求更加公正与平等的人民代表权”,尤其是新兴利益阶层即商业与制造业阶层的代表权,提倡秘密投票制,要求缩短议会任期,杜绝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这一做法(     
A.促进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转移B.推动了宪政体制的建立
C.奠定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D.削弱了贵族阶层的地位
4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英国政治体系的特点是国王与议会之间分享权力,但议会逐渐占了上风。而此时的英国议会是由土地贵族所控制的:在上院中具有终身议席的贵族和在下院中的乡绅。”该学者意在指出18世纪的英国(       
A.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B.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C.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D.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2024-0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5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文献,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③“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④“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2023-07-15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2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里说:“这是‘一种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俱厉,只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过障碍走,怎么消耗少就怎么走,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道路’。”这里的“道路”是指(       
A.近代英国的社会转型B.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C.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D.全球物种流动大交换
7 . 由于英国议会和内阁均摆脱了国王的控制,执政党议员与反对党议员一起反对本党组成的内阁和首相的情况经常发生,下院比较容易行使其“倒阁权”,所以从1832年到1867年英国有十届内阁因下院的不信任而倒台。“倒阁权”的行使(     
A.进一步削弱了君主权力B.破坏了三权分立体制
C.标志着两党政治的形成D.强化英国的议会主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政治代表的基础,国会议席得到重新分配,在市镇中凡握有土地或屋宇、每年收益达十磅者即握有选举权,但工人阶级却不得参与政权。当时英国的人口约两千五百万,有选举权者还不到百万。英国宪章运动的爆发系由于人民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不满,要求重新调整选区,使国会更具有代表全民的性质,使更多的无产阶级人士得以参加下院。1867年英国通过第二次革新方案后,民主政治才获得重大的进展。这一次的改革几乎使选民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城市的产业工人得到最大部分的政治权利。城市中选举的资格虽已放宽,但是各州乡村中农人所受的限制依然照旧,结果1884年又通过第三次革新方案,取消此种不合理的现状。这两次革新方案都是在重新分配议席,结果则近乎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制。以上重大的改革逐渐使英国走上真正的民主的途径。到了20世纪初年,英国的上层与中层阶级就不得不将他们对于政府的控制交与新起的劳工代表。

——摘编自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的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同黄炎培谈话时,就指出走出王朝兴亡周期率的办法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人民内部实行人民民主,对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行专政。1954年通过的宪法,确立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要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分别用专政和民主的方法解决。此外,刘少奇也指出:“我们必须更加发扬人民的民主,扩大我们国家民主制度的规模”。这些都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

——摘编自杨士泰《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历程与经验探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民主政治相比,新中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中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2023-05-14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讨论时国王仍会莅临现场,国王缺席则将一把权杖放置其中。当遇到难以达成一致的议案时,议长会决定是否把权杖“请”出去,一旦权杖离开,议员们讨论时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互相责骂嘲讽、起哄喝倒彩。英国议会中的权杖主要体现了(     
A.政治传统在新体制中的影响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效率低下
C.责任内阁同国王的关系密切D.英国代议制政体局限性明显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遭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权力结构发生变动B.首相必须对国王负责
C.议会改革成效显著D.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