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礼治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法律的从属地位,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的差异》

材料二

序列   
11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544
545
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1134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摘自《法国民法典》(1804年)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5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几大重要特色。
(2)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民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原则。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在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原则中的突出体现,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意义。
2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中分析16世纪“欧洲世界经济体”时,提出了“中心国家”“边缘地区”等概念术语。“中心国家”是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优势的国家。“边缘地区”的特征是本土国家很虚弱,包括从根本不存在的国家(指处于殖民地状态)到自立程度很低的国家(指处于新殖民地状态)。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在英国的700万成年人中,仅有15万人享有选举权,占成年人口的2.1%。直到“光荣革命”143年以后的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也只占成年人口的4.4%。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个改良的选举方案,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这使得选民人数从30万左右扩大到67万,但即使这个数字也不过是当时英国成年人口的7.1%左右。

——摘编自王绍光《民主四讲》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指出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与北美的地位,并运用沃勒斯坦的观点,分析英国所处地位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32年前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 . 比较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对英法两国革命建政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面对革命的爆发,有着不同的感受英国革命开始,就有人们呼喊:“自由是古老的,专制是近代的”。

法国革命开始,被誉为保守主义之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当即指出:阴谋、屠杀、行刺……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应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等

材料二   在这两次革命时期,分别出现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统治克伦威尔在寻求海外利益上,他的政权较为成功。他不仅完全征服了爱尔兰,而且通过了1651年航海法,禁止荷兰船只运载其他国家与英国或其殖民地之间的货物,他还开始了英国对荷兰海运霸权的攻击。

1806年在打垮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著名的《柏林敕令》。《柏林敕令》是对英国的报复措施,也是战争的武器。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和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两国的政治演进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局势。一直到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英国平衡各方势力,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直到今天,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期间英国多数时候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则常常叨陪末座。

19世纪上半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1852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国皇帝在普法战争中被俘,第二帝国瓦解,次年巴黎公社发生。
1877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共和派与保王派的场政治斗争。
1894年法国陆军参谋部犹太籍的上尉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犯有叛国罪,引发战争危机
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左右翼冲突激烈,政局连续动荡

——根据张芝联《法国通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结合英国政制“保守主义”的历史史实简要说明柏克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政权通过“航海法”的目的和结果,并简述拿破仑签署的《柏林敕令》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法国政治方面的史实,概述法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则常常叨陪末座的原因。
2021-02-0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06年,清廷“仿行立宪”的谕令颁布后,编制馆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递交了组建新式中央政府的方案:设立带有议会性质的资政院,掌立法;裁撤内阁与军机处,组新内阁,设十一部,“行政之事专属内阁各部大臣”;“司法之权则专属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而法部监督之”。这一方案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清政府故而要求编制馆遵行“五不议”,即:军机处不议、八旗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翰林院不议、太监事不议。中央官制由此逐渐厘定。

——摘编自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清末立宪改革述论》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末立宪改革的主要特征。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改革不同走向折射出的历史启示。
2021-02-26更新 | 715次组卷 | 1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6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的政治体制,并说明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有效控制的?
(2)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这部宪法实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念?其局限又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哪些政治理念?
2021-05-12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基本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意义。

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和议会权力的分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 英国是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一大后果,就是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壮大起来,他们进而要求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1832年议会改革,他们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他们决定掀起一个争取工人选举权的宪章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二   由于牛顿于1687年对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做出了伟大的综合和总结,理性时代的舆论得以形成,所有的迷雾似乎被一扫而光;尘埃落定,大自然显露出最隐秘的秘密,于是,欧洲准备进入乐观的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受到强大的激励,认为在其他领域应用类似的方法也会取得类似的胜利……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牛顿主义的探索和实验工作正是开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

——摘编自【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通称英国病。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撒切尔政府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将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大量削减各种补贴,但不敢根本否定福利制度;罢工需要经过工会成员的投票及一系列法律程序的批准才可进行……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撒切尔夫人也成为20世纪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人进行宪章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运动对国际工人运动史的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所指的“牛顿于1687年对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做出了伟大的综合和总结”的著作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病”出现的背景,并概括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措施。
2021-03-0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利。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在1950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员担任该委监察通讯员。1953年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监察通讯员监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等行为现象。至1954年10月,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

——摘编自邬思源《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制度及其实践》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以美国为例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如何体现了对权力的监察和制约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中央与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
2019-06-2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树兰高中2019年高中历史学考、选考模拟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