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县的建制,根据县的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赋多寡等方面,将县划分为一、二、三等。“县设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于不抵触中央及省之法令范围内得发布县令,并得制定县单行规则”。县政府设县长一人,负责综理全县行政事务,有权任免县政府职员及县属区长、乡长等。

——摘编自张皓《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代地方治理的特色及其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地方治理的原则及主要特色。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地方治理的认识。
2 .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成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前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两个国家各自政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政体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2)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从“国外移来”政治制度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辩论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
(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021-09-06更新 | 3640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走向民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政治运作中,一个公民是一个士兵、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伯里克利说:“当优先推举某人去担任公共职务的时候推举他的原因不是由于他是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真实才能。只要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没有人会由于贫穷在政治上一文不名。”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5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

——摘编自张港、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性分析》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三   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是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

——施德军《论杰斐逊“立体制衡”分权思想的实践来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套缜密的措施”的设计原则。结合所学,概述“立体的构架”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各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1-12-2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结构(虚实线代表政治力量的弱强):


——宣朝庆、陈旭华《双轨政治与治世理想》

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存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以君主为核心,由官员与知识分子实施具体的社会治理;二是自下而上较为薄弱的基层组织自治轨道,由乡绅等乡村精英治理。

——费孝通《乡村重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特点。

材料二   独立后的北美 13 州曾经历了11年短暂的邦联制时期: 州几乎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而联邦政府却软弱无力。……在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的鼓吹和推动下, 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 开始实现联邦制。

——刘世洪《纵向制机:变化中的美国中央 —地方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上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其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解决的体现和作用。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和世界面对的一次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短时间内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全国一盘棋,则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及武汉地区,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等重大问题。……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中国的抗疫行动证明了“中国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冯铮《从国家治理到地方治理: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三层治理角色及其互动》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示意图

图2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1、图2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点?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作为人民的一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而且应当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从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公务员。允许行政机关依法辞退少数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丧失公务员条件的人员,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自李俊《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8 .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020-10-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2020-10-12更新 | 84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 随着政党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国家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变成执政党内部的分配与协作。政党平衡这种“不完美”的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不再像传统混合政体那样有特定的机构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处在政治体制内的党派也会发生利益上的斗争。“三权分立”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忽视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人民的权力在事实上被排挤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框架之外,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

——摘编自张凯《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政治体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权力制衡模式的缺陷,并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2021-02-0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