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原文除序言外,共7条组成。第1条规定立法权,比其他各条均为详尽,占全宪的一半;第2条规定行政权;第3条规定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条,占全宪的80%,第4条规定各州相互关系和义务;第5条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规定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美国最高法律;第7条规定本宪法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后生效。

——摘编自李昌道《美国宪法200周年——美国法制见闻之四》

材料二   表:美国第十三、十四、十五宪法修正案


内容日期生效日期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投(英语:involuntaryservitude),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18651311865126
第十四修正案定义公民权利,包含特权或豁免权条款、正当程序条款、平等保护条款,并处理美国内战后的问题1866613日186879
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曾服务劳役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只容许男性)1869226187023日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第二次建国:内战与重建如何重铸了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上述美国宪法修正案。
2023-02-23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高考班)试题
2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カ过于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雅典民主制不仅造就了繁荣强大的雅典,也以其强大的生命カ极其有力地参与了西方后世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编自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水门事件导致了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人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总统辞职,下面是得克萨斯州女议员芭芭拉乔丹带着对这种腐败行径的公然藐视,特别是出于对尼克松因政治原因而歪曲宪法的行为的愤慨,为这一弹劾做出的辩护(节选):

我想把几个弹劾标准和总统的某些行为放在一起,进行对照……詹姆斯·麦迪逊在制宪大会上重中“如果总统企图颠覆宪法,他就应该受到弹劾”宪法给予总统权力,要他时刻注意法律是否得到公正的执行;但是,总统指使他的助手作伪证……隐瞒了偷偷摸摸的入侵行为,并企图与一位联邦法官妥协,而在公开场合又声明与刑事司法部门合作。

如果总统企图颜覆宪法,他就应该受到弹劾。

——摘自[美]J艾捷尔编,赵一凡、郭国良主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改革中实行分权的举措。说明你是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参与了西方后世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2)限制“公权力”是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之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限制总统“公权力”的内容,并指出对“公权力”的限制体现哪一原则。
2021-07-21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公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民族政策是国家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代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专门管辖今台湾、澎湖地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按内地汉族区域置行省,而设置符合该地区民族特点的管理机构。例如在吐蕃地区设置政教合一的宣政院。又如在南方的云南、湖广等行省中,有些地处边远地区的民族,即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土官,不仅在政治统治方式上从其本俗,而且在经济上也听任其固有形式继续存在。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10月,白人失业率为7.0%,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10.0%。……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912日的数据显示,2011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2229美元,不到非西班牙裔白人收入的60%;非洲裔美国人贫困率为27.6%,约为非西班牙裔白人贫困率的3倍。……跟其他族裔相比,警察更袒护白人。纽约市在201168.5万次警察街头拦截检查中,超过85%针对黑人和拉丁裔人群。

——雷振扬裴圣愚《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2021-01-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岑溪中学、陆川中学、容县高中、北流高中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分散在三个机构手中,以分中枢之权,这是宋代自创的中国式的“三权分立”。宋太祖对官制进行了全面调制,使之叠床架屋、权力交叉,达到事事牵制,无一人能独揽某一项权力,可谓中国传统政治操作规则上的一大发明。……分权牵制体制固然有利于君主独尊,但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美国总统不参加立法机构的组建工作,也不能解散立法机构。总统不能成为国会的议员,他的阁僚也同他一样,均被排除在国会之外。……美国总统在行使行政权时,自始至终受到一种忌妒性的监督。他可以缔结但不能批准条约,他可以提名但不能直接任命官员。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分权政策的得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三权”之间如何相互牵制。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的中国式“三权分立”和美国的“三权分立”有何本质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君主与大臣们的关系原则上是“君臣之间,两尽其道”。但“两尽其道”不能仅仅指望大臣们的明智与自觉,为了制衡和限制官员的权力,防止大臣们犯上作乱和贪赃枉法,宋朝君主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监察体制,使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避免行政系统对监察系统的控制,形成了一种以御史台或都察院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网络严密的监察体制。另外,宋朝一改以往谏官无举劾权的旧制,使台谏对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拥有弹劾纠举的特权,所谓“宰相之尊反隶于台谏举劾之内”。通过台谏监察权对宰执行政权的制约,起到“失在庙堂,救在台谏”的作用。

——摘编自李晓东《浅析宋朝监察制度》

材料二   美国1978年制定了《监察长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独立机构设监察长办公室。监察长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对国会和总统负责并报告工作,无任期和党派限制。为保持其工作的独立性,监察长办公室的经费由国会单独列支,工作人员由监察长自行选聘,部门首长无权干预。监察长办公室不干涉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监督。监察长办公室实行监审合一,监察报告提交前须送部门首长过目,部门首长可以讨报告提出不同意见,并附上说明一并提交,但无权时报告进行修改。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摘编自《中美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监察制与宋朝中国监察制的不同点及其成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模范会议”以来,英国议会的创立就是为了限制和约束国王的权力。但在中世纪之时,议会被国王抛之脑后,这种国王独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后的统治机构是议会,权者便是来自英国各地的土地贵族。英国的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在上院,议员几乎全是土地贵族和高级僧侣,下议院则是根据土地和财产资格选举产生的。“在英格兰各个郡选区中选举权统一授予所有年收入40先令的地产者。这一选民财产条件竟是1429年的议会所规定的”。这就把普通选民和在工业革命中获利的工业资产阶级排除在外。于是,1932年的议会改革在英国便顺理成章地开展了。

——摘编自冯春《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初,美国国会领袖的权力很大,众议院有权任命各常设委员会主席和成员席位。

由于民主党长期是众院的多数党,南方各州民主党人在国会中的比例不到30%,但是占据了46%的众议院完全委员会的主席职务和53%的参议员完全委员会主席职务,这些保守的议员使得国会日趋保守,缺乏活力。再加上由于所处理问题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上升,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增强,这就给国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原有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此,美国国会改革也就具有了必要性。

——摘编自袁征《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的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制度建立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国会改革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议会制度改革的共同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9 .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作者为什么说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从理论上而言,建国之初的是美国并不宜推行强调权力制衡的宪政体制,美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似乎面临较民国初中国的更多不确定因素。……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在推行宪政方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