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019-03-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历史试卷
2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
3 . 下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
5 . 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碧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列强支持清政府
C.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
D.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6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7 . 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是否拥护袁世凯
9 . 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可以说就是民权。”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政权”思想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建立湖北军政府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8-1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
10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