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春秋争霸史主要是齐、晋两国与楚国争夺霸权的历史,这本身就带有华夷之争的性质。……楚国也在北向争霸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同时,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一面,双方也存在密切的和平接触与交流。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九大洲”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陆。

——《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三   一向足智多谋的孙中山看出要召集知识分子做组织者,必须有一套革命理论。在知识策划方面,他想出了一个“三民主义”。第一个即民族主义,意味着人民和种族结为一体;第二个即民权,即人民的权利和权力;第三即民生,按照古代含义,它意味着百姓生活得不错。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帝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的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朝管理边疆的举措。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和法令,概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将“人民和种族结为一体”的具体表现。
2 . 有学者认为,《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着“中华人民”的政治智慧。此处的“政治智慧”是指
A.以和平方式实现了政权转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3 . 在参议院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一个湖南议员说:“我们要防总统的独裁,必须赶紧将约法完成,并且照法国宪章……要他于就职之时,立誓遵守约法。”该约法内容中为了“防总统独裁”而设置的主要是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C.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D.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罗列了人民应当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但对政府非法侵犯人民自由未设任何救济方法。如第15条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这
A.以立法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推动了民主法制观念广泛传播
C.为行政权侵犯司法独立留下了隐患D.为责任内阁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0-02-02更新 | 555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
B.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
C.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D.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2016年11月9日,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他的对手——前美国第一夫人、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从而使后者希望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的努力宣告失败。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体现了什么重要原则?
(3)“地产之王”特朗普战胜美国前第一夫人当选美国总统依靠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这反映出美国政体的特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如何?
2019-10-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石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9 .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
A.民主政治实现和经济发展迅速
B.政治混乱无序和思想自由发展
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
D.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