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2016-1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4 .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
A.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
B.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5年8月,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太行山上》在描述“太原会战”这一历史事件时,有这样的场景: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其中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部偷袭了阳明堡飞机场,从而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的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6 . 75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发生了一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词反映这一事件的是(        )
A.小城一会写风骚,引领前程气势豪B.批鳞捉蒋胆包宇,联共救亡志比钢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淮海鏖兵举世闻,嫡系王牌一例吞
2016-07-1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日本老兵稻垣三郎在回忆徐州会战的文章中提到“绑在机枪上的少年兵”。日军当时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阵地,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指挥官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准备在国际舆论上渲染。但当他们得知真相后,立即放弃了这一想法。下列对日军放弃该想法的原因的历史想象,合理的是
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
②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
③少年兵为与阵地共存亡而将自己绑在枪架上
④日军担忧中国人的凝聚力因少年兵事件更为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