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发表《国民党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这反映了国民党
A.以空间换取时间保存来自身实力
B.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
D.对抗战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 . 74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地图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                                                            敌后抗日根据地       
①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 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年7月27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发表文告称:“暴日蛮横,毁法背约,强占东北,复攻平津,侵我主权,摧毁我文物,屠杀我人民,……民族存亡,国家生死,最后关头,于今已到。”该文告应发表于
A.1931年B.1935年C.1937年D.1941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B.抗战是一场持久战
C.民族觉醒,抗战必胜D.中国国力强于日本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面是1937~1945年侵华日军伤亡人员统计图,对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防御阶段中国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B.相持阶段日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
C.战争初期中日双方对抗较为激烈
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