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这些举措
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
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0-03-30更新 | 26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材料描绘的现象存在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说明
A.准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民众需要得到有效动员组织
C.中共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4 . 成都锦华茶楼向市政府请求允许演大鼓书,并承诺每日加唱抗战歌曲,藉资宣传。成都市市长认为茶馆观众集中,如遇空袭,十分危险,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一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21—1927年
B.1927—1931年
C.1938—1945年
D.1946—1949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记述出处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行了全面作战。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


上表是中日历史教材对中日战争的记述,据此提取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提取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分析的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6 . 1937年清明节,中共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毛泽东在其撰写的祭文中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分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等语。这表明
A.全面抗战爆发加快国共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C.国共关系面临着实质性转变
D.文化认同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7 . 抗日战争时期,属于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2019-08-15更新 | 1616次组卷 | 14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二中学、华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C.1936年西安事变
D.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以“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
B.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
C.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
D.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