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一幅图片或三幅图片出发,自拟标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标题正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3月21日,中共《救国时报》发表纪念巴黎公社66周年的评论。评论认为,公社是法国切有民族意识的优秀分子的结合,特别是巴黎工人作为骨干,才能团结巴黎市民“齐起为保卫祖国面奋斗”。“这种为民主共和而奋斗的英勇精神,应当使今日我国为继续孙中山先生遗志”而奋斗的一切爱国的中国人所纪念、奋起。该评论意在(     
A.发动群众完成国民革命B.号召人民支援土地革命
C.效法巴黎工人建立政权D.动员社会各界抗日救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办报情况,这反映了(     
  报刊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备注
《群众》1937年12月汉口宣传共产党抗战方针政策,报道战绩
《新华日报》1938年1月武汉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报道两党抗战事迹
《战时青年》1938年1月武汉报道国内外形势、救亡运动等
A.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B.中共主导抗日舆论阵地宣传
C.中共意在增强民众抗战意识D.国共两党抗战路线趋于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湖南省常德地区进行会战。常德会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国民政府在总结会战时指出:“自会战开始至末期,空军除受天候影响外,逐日均能照预定目标轰炸或扫射,确实保有大部制空权。迫敌不得不于黎明前及日没后行动:且据各方报告,敌受我空军之伤害颇大。”日军“战意低落、攻击精神与企图心均不如前之旺盛“无飞机及优势之炮兵,每不敢放胆攻击”“战术上颇多轻敌”“后方过于空虚.不能确保已占要点与联络线”“兵员不足,编制缺额甚多”。

常德会战是开罗会议后,中国获得的第一次胜利,国际舆论为之一变."此战役至少可使有关于中国军队力量薄弱及日军可任意攻入中国内地之谎言宣告平息。”"部分地破坏了日军南下的作战企图,在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反“荡”反“清乡”斗争。

——摘编自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及《第六战区常德公战经验教训汇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常德会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常德会战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幅地图,反映了(       
A.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D.解放区新政权不断巩固
2022-05-0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称“国民党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1936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据此可知
A.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初步实现B.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
C.中国共产党重视整合社会力量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正逐步消失
2022-04-12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A.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适应国家形势的变化
C.有利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D.推动国共关系的缓和
2022-03-05更新 | 38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这说明西安事变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双重目的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022-02-16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湖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2021-10-07更新 | 4605次组卷 | 35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新高考七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