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险峻的山川和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四川在很多时候能够相对减缓中原乱时的破坏。成都平原始终保持了中国最重要粮仓的地位,甚至有人说“蜀多生五谷,弃之如粪土”。“蜀以锦擅名天下”,造纸业从唐代开始兴盛,两宋时期成都成为全国印刷业中心,纸币“交子”也出现在成都。四川的井盐业与矿冶及金属制造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清代末期四川井灶大开,产盐达到了五亿斤以上。四川主要交通线交汇点所在的成都,自秦汉以来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工商业中心,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谚。四川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进行统一战争的基地,多次作为中原人士躲避战乱、逃荒就食之处,而且四川的钱粮不断外运以接济其他地区。四川是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是西南少数民族和汉族交往融合的地方,成为推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进步的重要基地。

——整理自刘方健、彭通湖《古代四川经济区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在全面抗战时期,四川逐渐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四川人民组织了各种救亡团体,创办了宣传抗日的刊物,仅成都地区进步报刊就有330余种。四川接纳了部分沦陷区的大学,这些大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战输送了许多人才。当时,四川担负着全国财政支出的50%,粮食的1/3,近50万人次民工服务于战争,积极开展献金运动和献飞机运动,合川县人民捐“合川号”战机4架。1944年,四川有工厂2382家,与国防工业有关的占60%以上,承担了巨额军工生产任务,从而保证了抗战的需要。1935-1940年,四川各族民工协同努力,兴建了川黔、川陕、川鄂、川滇公路,新修了30多个机场,川藏同胞肩挑背扛坚守川藏国际运输线,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战。川军抗日总动员约350万人,伤亡共计64万余人,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川军的牺牲相当大,抗日卫国之功,殊不可没。”四川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必将永远镌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丰碑上。

——整理自周小粒、李鸿生《四川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四川经济区的历史地位,并概括其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四川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023-02-2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2年欧洲战场压力巨大,亚洲战场也亟待盟军投入更大力量。由于美国军力投向偏重欧洲,大批战斗机在欧洲和北非作战,驼峰航线得不到足够的护航战斗机,而日机在缅北拦截,盟国运输机群损失惨重。为了躲开日机截击许多运输机不得不绕开缅甸,不仅使距离比以前的直线距离拉长了将近一倍,而且还必须接受恶劣天气和险峻地形的挑战,飞机失事率非常高。由于任务重,损耗大,每投出一吨炸弹,随之消耗的物资就达18吨。通过这条航线,盟国援助了国民政府大量物资,彻底粉碎了日军大规模的封锁。也使陈纳德的“飞虎队”和中国空军得以维持并且不断壮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艰苦抗战的中国政府及军民特别是在大西南民众的起到了稳定作用,也使偏安一隅的重庆政府看到了一线希望而没有投降。正因为中国战场拖住了大量日军,才大大减轻了英美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佘湘唐艳华《“驼峰航线”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5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驼峰航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驼峰航线”的历史价值。
2023-02-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所示,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件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国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日本陆军70%以上的兵力被派往中国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绝大多数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力量
中国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促成《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主要说明中国是(     
A.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缔约国家D.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
4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章,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极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顺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大势,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

——摘编自《党建杂志》2021.8.9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
(2)以中国当代史的两个史实,简要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并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
2022-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

时间会议内容
19217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纲领和中心任务。
19227中共二大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19236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8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1935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512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8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45年春中共七大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从表格中选择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会议,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重要法宝”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历史学家刘大年指出,正是抗日战争,把百年来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中国,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认识的核心是抗日战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并就第一个议程——政治形势与策略作了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党对华北事变以来的政治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接着,毛泽东发言,他首先引用了战国时期,六国采用苏秦的“合纵”策略建立联合阵线共同对抗秦国的典故作比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指出: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迫使一切不愿做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团结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斗争,甚至反革命营垒中也会产生动摇,对目前开始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产生同情、中立以至于参加……当前的战略方针应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为总任务,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摘编自梁俊英《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材料二   《论联合政府》提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报告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报告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下,在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的同时,要让那些不是操纵而是有利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有发展的便利,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党的七大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李颖《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简析这一会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意义。
(2)《论联合政府》是抗战时期的主要文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论联合政府》对中国前途的分析。“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结合相关史实,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予以扼要说明。
2022-09-0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9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

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
2022-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国民革命军抗日作战阵亡将领统计表(部分)。
上将中将少将合计
集团军22
军级369
军级以上参谋长1258
正师级314219
副师级21012
师级参谋长1910
正旅级91019
副旅级189
非战斗235
合计9374793

表中内容能够体现出(       
A.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效果显著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D.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2022-07-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并比较中华民国与以前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不同。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1920年到1922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都参与其中。“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联省自治宪法”。湖南、广东等省都颁布了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指出材料三中“政权”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2-06-1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