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1 . 参加抗日战争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正如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前夕指出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A.是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的重要转型B.推动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C.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 . 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头版标题。这表明抗战胜利后
报刊名称类别文章标题
《解放日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
《新民报》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
《中央日报》国民党党报《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
A.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B.共产党主张解放全中国
C.和平建国是人民的普遍愿望D.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
2022-01-20更新 | 663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如图是丰子恺的画作:《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此画创作于
A.国民大革命期间B.抗日战争胜利之际
C.解放战争胜利之时D.《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
6 .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给出了如下解释:“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压倒。”毛泽东此话意在强调
A.中共是群众运动的领导核心B.党和群众必须保持血肉联系
C.教育群众学会自信的重要性D.战时群众动员经验亟待总结
7 .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平均牵制日本陆军74%以上,最高达到90%。日军海外作战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付出的代价是3500多万军民的伤亡。这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
C.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军队开辟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国外战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的》,从法理上终结了英美两国在华获得的一切特权;同年,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文献的形式,确认中国领土完整:1945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筹建的全过程,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这一系列事件表明
A.中国在抗战时努力塑造大国形象B.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拥有国际法依据
C.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崛起的转折点D.中国方案逐渐得到世界大国认同
10 . “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抗战中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第三次会战胜利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长沙会战
A.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B.促使美英政府放弃在华所有特权
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扭转抗战局势,推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