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使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已经作了初步规划。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开始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开局良好,同时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过曲折和失误,经过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的“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及其他各领域的调整,国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国家赖以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说明“作了初步规划”,并概括1956年实现的“社会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良好开端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的有益借鉴。
2022-05-23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郎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王岛、山海关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辛丑条约》

材料二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签订的影响。
(2)简述材料二相关战役的重要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积极筹建新中国的相关史实。
2021-0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事件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5月7日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
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取得成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近代其它国家政权的本质差异。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作用。
2019-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开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而从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到拒签和约的成功,无一不是群众运动作用的结果。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经过三个月筹备和认真协商,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完全成熟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它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开辟了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完全成熟了”,并从社会性质和国家政治建设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019-01-08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